中國家電制造業未來發展趨勢發表時間:2021-11-27 17:04 中國家電行業是中國最早對外開放的行業之一,市場化程度很高。近20年中國房地產的蓬勃發展為家電行業帶來了發展機遇,使得2017年中國家電制造業整體銷售收入超過1.5萬億,美的、海爾、格力等全球和國際企業異軍突起。與此同時,中國家電制造業的R&D水平、制造水平、產品水平和管理水平也在不斷提高。中國生產的很多家電物美價廉,暢銷國內外,取代日韓成為家電行業的制造大國。 但隨著國內房地產政策的變化和轉向,國際上反全球化聲音的反復以及移動互聯網、IOT、大數據、云計算、AI的發展,給中國家電行業的未來發展帶來了深刻的影響和變化。事實上,2018年1-10月,我國家電行業進入了多年未見的“寒冬”,大部分家電產品的市場需求都出現了負增長。 未來5-10年中國家電行業將如何發展?首先,在銷售渠道的表現是“入口競爭”。所謂“入口”,是指消費者購買一系列成套產品的主要渠道。入口競爭是主銷售渠道的競爭。省時、省心、省力、省錢始終是消費者購買時追求的**目標,無論是廠商還是渠道都希望通過入口將單件產品變成消費者購買的成套產品。 由于部分大城市強制推行精裝銷售政策,房地產開發商成為整個家電項目的入口。而且強制精裝銷售政策由于環保高效,很有可能在全國各大城市逐步推廣。家電企業要努力成為開發商的合作伙伴。在工程渠道,未來只要政策不變,開發商大概率壟斷渠道。 大型家裝公司、現有的家電線上線下平臺,如JD.COM、天貓、蘇寧、國美,甚至小米以及海爾、美的等大型家電廠商,都處于競爭激烈的零售渠道的入口。天貓和JD.COM依托流量優勢和天貓精靈等IOT控制的門戶,實現家電成套采購;海爾和美的依托所有品類和品牌的優勢以及自身的物聯網平臺,推動成套采購。也有一些大型家居企業,比如歐洲,他們的聯合設計師試圖從全屋定制的理念出發,推動所有家電的購買。零售渠道入口的競爭涉及到很多與房地產裝修相關的行業,包括設計行業、裝修行業、家電行業、線上銷售平臺、線下銷售平臺等,比較復雜,但最有前景的入口應該是消費互聯網與產業互聯網相結合的比較好的企業或平臺,比如美的、海爾、小米。雖然天貓和JD.COM有流量優勢,但如何提供和整合IOT服務是瓶頸因素。個別產品可以委托廠家提供服務,解決自己的問題,但IOT需要系統建設、產品連接、產品維護等等。大平臺只能通過與家電廠商更深層次的合作來彌補這些不足。 其次,家電行業規?;a和小規模定制并存。各種調查顯示,90后的愛好和興趣差異很大,也很個性化。中國智造2025的發展方向也是為了滿足這個時代到來的個性化需求。大數據可以幫助企業識別小眾的個人需求。家電企業可以通過自己的網站、app、微信服務號接收消費者的個性化訂單,然后將數據傳輸到自己的數字化供應鏈和柔性生產系統,讓訂單收到的成品生產全部數字化、自動化、智能化。個性化生產的實現并不是很難,可以通過目前的技術手段來實現。問題是變現成本有多高?響應時間有多快?消費者是否能接受。但完全可以聚集興趣愛好相同的群體進行小規模定制,比如顏色、外觀、某些功能的差異化定制。家電廠商的小規模定制也是與銷售渠道爭奪入口的有力武器。 中國60%的城市化進程已經完成,但40%的人口仍然生活在農村,因此相對低成本的大規模量產標準產品仍有市場。 最后,將出現企業和中小企業的無國界聯盟??v觀歷史,每一次重大技術進步都加劇了行業壟斷,互聯網、IOT和AI也不例外。阿里、騰訊企業和關聯企業都是證據。IOT的發展也為美的、海爾等家電品類齊全、供應鏈完整的大型企業提供了壟斷機會。這些企業完全有機會建立自己的“王國”,與渠道銷售商和其他試圖進入的非家電企業競爭。未來,品類齊全、供應鏈完整、經營多元化的企業可能會有更多的資源和壁壘贏得競爭,這是互聯網的發展和競爭的加劇造成的。同時,在整個生命周期中,消費者的需求不是恒定的,尤其是年輕消費者,他們的消費會隨著年齡和收入的增加而升級。因此,家電企業產品線全覆蓋或多品牌運營也是海爾、美的等具有“規模優勢”的企業所包含的趨勢。 那么,目前中小家電企業將如何生存?即“抱團熱身,互相結盟”。一方面要彌補各自產品線的不足和短板;另一方面,需要建立統一的IOT平臺、個性化訂購平臺和服務平臺,與家電企業競爭。當然,我們可以依靠這里銷售平臺的力量。 簡而言之,家電制造業未來的競爭是銷售入口的競爭、規模和資源優勢的競爭、智能小規模定制的競爭。企業數量將進一步減少和集中,企業與渠道的關系將越來越復雜。大企業或聯盟,但生產方式靈活、靈活、智能的企業會脫穎而出。 下一篇六大真空成型工藝
|